全球首台全向移动双臂协作机器人“智运”投运筑牢电网安全运行科技防线

2025年11月26日 来源:互联网

位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的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高压室内,全球首台全向移动双臂协作机器人“智运”正在高压带电环境中平稳执行巡检和操作任务。

图1 “智运”执行巡视任务

这台全向移动的双臂协作机器人“智运”,是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落实“十四五”数字生产方案、实现“机器代人”的又一创新成果,是立足数字化、智能化的需求,与国内工业具身智能企业优艾智合深度合作研制而成。经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前实际运维场景验证,“智运”已成功攻克传统开关柜远程停送电的技术瓶颈,能够对10千伏开关柜实现高精度、全流程的智能化作业,为变电站全域智能化运维提供关键支撑。

针对电力设备人工巡检操作环境复杂、效率低、风险高且巡检数据离散以及传统机器人操作依靠预制程序等痛点,“智运”机器人能通过自主学习技术高效、精准地完成高压室开关柜巡检和操作任务。“智运”还通过行业垂直模型,首次打通了机器人系统与电网生产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链路,实现设备状态实时共享、任务指令自动下发、操作结果闭环反馈。此外,系统成功融合防误系统,基于防误校验规则实现倒闸操作全过程的逻辑控制与防误闭锁,确保机器人安全、高效作业。

与传统人工现场操作相比,变电巡维中心运行人员坐在办公室电脑屏幕前就可以“一键式”指挥“智运”实现几十公里外的设备全流程操作,以往动则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操作,现在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,操作效率大幅提升。而在应急处置时,“智运”也可以大展身手,第一时间开展可见光和红外巡视,提供现场实时画面,并进行开关柜紧急分闸操作,快速隔离电网故障,有效确保电网和人身安全。

图2 “智运”的“第一人称视角”

硬件层面,“智运”搭载全向高速移动底盘,通过融合激光导航算法技术(Fusion Slam)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,大幅提高移动效率。其高精度双臂可协同执行多线程并行作业,双臂负载能力达5公斤,且支持异常预警、实时监控及智能检修作业,极大提升巡检效率与操作安全性。

软件层面,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的灵活性,“智运”支持敏捷迭代与功能扩展,具备强大的跨场景适应能力,仅需简单调试即可应用于不同厂站、不同型号的设备,显著降低机器人的部署调试成本,满足多样化、复杂化的智能运维需求。

随着“十五五”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具身智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具身智能发展上升为顶层设计。从中央到地方,正形成推动具身智能发展的合力。以广东省为例,近期出台的《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从四大方面推出十六项政策,系统构建了工业人工智能发展体系。该方案特别提出支持广州、深圳等城市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,为技术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训练和场景验证支撑,加速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。

全球首台全向移动双臂协作机器人“智运”的成功投运,不仅标志着广州供电局在智能化运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,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打造现代化坚强电网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未来,广州供电局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,聚焦具身智能、工业AI等前沿技术应用,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的电力动能。

Copyright © 2024 重庆快讯 All Rights Reserved. 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,内容事宜Q:230098551